但是如果你堅持走路也要低頭,28歲南韓設計師Paeng Min-wook所做的「第三隻眼」可能很適合你。
全球有約7成比特幣挖礦是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內蒙古、四川和雲南。另一方面,據劍橋大學的數據顯示,關於挖礦的數據很少,但去年中國的比特幣佔全球產量的65%左右,四川是其第二大生產商。
並且,要求中央在四川的發電企業和省屬發電企業也要「自查自糾」,立即停止向挖礦項目供電。Ari Wa也強調,昨日的跌幅還不是崩盤,真正的回檔將會在今年年末的時候出現,提醒幣圈投資人要做好準備。在昨(21)日比特幣價格聞訊後重挫8%,一度跌破兩週低點到32000美元。中國整頓比特幣挖礦 四川全面斷電礦工哀號 (中央社)繼內蒙古、青海後,中國比特幣礦業大省之一四川省也宣布整頓「挖礦」,20日全面停止為挖礦供電,涉及約800萬度電。中國加大打擊加密貨幣的力道,6月20日中國四川當地政府,全面停止供電遏止挖礦活動。
Oppenheimer的技術分析主管Ari Wal表示,受到中國打擊影響,比特幣下跌已經對上升趨勢造成了影響。中國農業銀行(AgBank)一再重申,將遵循政府的指導,對客戶進行調查,根除挖礦非法等活動。音樂場景不單只是音樂人,還要有音樂廠牌、製作人等,才能帶動整個產業蓬勃發展。
這場國際英文線上研討會是由大馬知名商業電台BFM89.90主持人Ali Johan主持,六名講者分別是台灣藝文旅遊組織 「Atrip」創辦人黃俊豪、泰國獨立音樂頻道Fungjai創辦人Py、菲律賓音樂媒體《The Rest Is Noise》創辦人MC Galang、來自新加坡音樂學會SGMUSO的David Siow、馬來西亞音樂人Fikri Fadzil,以及印尼音樂經紀公司SRM負責人Satria Ramadhan。」主動出擊是王道:接洽合適的音樂平台、媒體與聽眾此外,音樂人在進攻海外市場前做好功課,研究當地音樂趨勢、觀眾喜好,找到樂於報導國外獨立音樂人、或特定音樂類型的媒體,可讓進軍海外的計劃事半功倍,接觸對的觀眾。但在韓流、C-pop崛起的同時,台灣音樂卻始終沒有再像30年前那般,於東南亞地區形成另一股風潮。Photo Credit: City Roars Fest 城市巨響音樂節 已連續舉辦兩屆的城市巨響音樂節是首個台灣和大馬音樂廠牌聯辦的音樂節。
「在那之前,我對台灣音樂並不了解,可能只認識大象體操。因此,要打入印尼圈子,有個好看的Instagram帳號相當重要。
文:葉蓬玲台灣流行音樂90年代在東南亞風靡一時,甚至帶動了星馬一帶的中文音樂人前往台灣發展的風氣。」新加坡音樂製作人David Siow則以當地創作歌手Gentle Bones與美籍華裔女聲Karencici(林愷倫)日前隔空合作,推出中文單曲《一天加點愛》為例,說明結識新朋友後,如何進一步互助,進入新市場。「我們收到音樂人自我介紹的新聞資料袋時,會到他們的社交媒體帳號看看,有時候卻看到那些帳號的最後貼文是3年前。」他續說,不同地區聽眾的聆聽習慣也不一樣,如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面對塞車問題,人們常在車上聽電台,「那要進入菲律賓市場,你可能得聯繫當地電臺,看他們可否合作播放你的作品。
」「我有個訣竅是,學一些當地語言,了解在地有趣的生活脈絡,比如555是泰文的哈哈哈,才能從中建立連結。但30年後的今天,在印尼、泰國等地,民間不少人對台灣音樂的印象,卻還停留在F4《流星花園》主題曲。」Photo Credit: City Roars Fest 城市巨響音樂節音樂節是各國樂迷交友的好地方,圖為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城市巨響音樂節」現場照片。對我們來說,報導這些撐起音樂產業的幕後推手很重要。
另外,比起上媒體宣傳或單純巡演,Satria建議音樂人,多用抖音作為宣傳平台。根據多名講者的分享,東南亞各國民眾慣用的社媒平台也有所不同。
「比如泰國就有『Fungjai』,有點像台灣獨立音樂平台『Street Voice街聲』,你可以聯繫他們,請他們協助推廣你的作品。至於菲律賓,根據MC Galang,當地民眾還是更熱衷使用臉書。
「要進入另一個市場,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跟當地音樂人合作。她也提醒有意往外走的音樂人,持續更新社媒帳號。Gentle bones和Karencici一起推出單曲後,可以『偷取』對方的粉絲或聽眾,這是向新市場自我介紹的好方法,也可以在宣傳方面合作。善用抖音、IG、臉書……各國社交媒介主場各不同網路時代下,音樂人若要闖蕩國外市場,必須用心經營社交媒體,與潛在聽眾交流,更容易讓業界人士發掘。」身為媒體人的MC則分享道,The Rest Is Noise已與菲律賓電台JAM88.30合作好幾年,「他們非常樂於報導獨立音樂,對各類好作品都抱持非常開放的態度。」「參加貴人散步音樂節後,我深入了解台灣音樂場景,不只看到音樂人的表演,也在演出後的派對上,結識了不同的音樂產業人士
進軍東南亞第一步:交朋友一談到開拓海外市場,來自泰國的Py就開門見山點出,透過各種國際論壇及音樂節「交朋友」、擴大人際網絡,是最重要的第一步。雖然近年來,台灣音樂人、特別是獨立樂團到星馬一帶演出的次數有所增加。
」身為媒體人的MC則分享道,The Rest Is Noise已與菲律賓電台JAM88.30合作好幾年,「他們非常樂於報導獨立音樂,對各類好作品都抱持非常開放的態度。善用抖音、IG、臉書……各國社交媒介主場各不同網路時代下,音樂人若要闖蕩國外市場,必須用心經營社交媒體,與潛在聽眾交流,更容易讓業界人士發掘。
「要進入另一個市場,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跟當地音樂人合作。文:葉蓬玲台灣流行音樂90年代在東南亞風靡一時,甚至帶動了星馬一帶的中文音樂人前往台灣發展的風氣。
Photo Credit: City Roars Fest 城市巨響音樂節 已連續舉辦兩屆的城市巨響音樂節是首個台灣和大馬音樂廠牌聯辦的音樂節。「比如泰國就有『Fungjai』,有點像台灣獨立音樂平台『Street Voice街聲』,你可以聯繫他們,請他們協助推廣你的作品。在雅加達經營經紀公司SRM,同時開設唱片行的Satria Ramadhan就提到,印尼民間火紅的社交軟體非Instagram及抖音莫屬,民眾也習慣從這些平台上發掘新的音樂。」有趣的是,菲律賓媒體人MC Galang及其所創辦的線上音樂媒體《The Rest is Noise》,就是在2018年參與台南「貴人散步音樂節」與多名台灣音樂人搭上線,更因此邀請了Manic Sheep等台灣樂團到菲律賓演出,並為推廣東南亞音樂及文化的藝文團體「WWWWWtapes烏太波寺」撰寫報導。
」「我經常從樂迷或產業人士的社交媒體貼文中遇見好作品,其實這種口碑非常重要。這場國際英文線上研討會是由大馬知名商業電台BFM89.90主持人Ali Johan主持,六名講者分別是台灣藝文旅遊組織 「Atrip」創辦人黃俊豪、泰國獨立音樂頻道Fungjai創辦人Py、菲律賓音樂媒體《The Rest Is Noise》創辦人MC Galang、來自新加坡音樂學會SGMUSO的David Siow、馬來西亞音樂人Fikri Fadzil,以及印尼音樂經紀公司SRM負責人Satria Ramadhan。
近年促成多場台灣與東南亞音樂人交流的黃俊豪(John Huang)認為,台灣樂團可以先從不同國家的音樂平台著手。」因此,她鼓勵有意南向發展的台灣音樂人,抓緊參與國際論壇及音樂節的機會,「你必須讓自己曝光,如果只是上傳作品,沒有宣傳平台,聽眾和業界人士可能沒辦法找到你。
如果你只是去那裡說,嗨,我是來自台灣的音樂人,沒人會在乎。對我們來說,報導這些撐起音樂產業的幕後推手很重要。
」主動出擊是王道:接洽合適的音樂平台、媒體與聽眾此外,音樂人在進攻海外市場前做好功課,研究當地音樂趨勢、觀眾喜好,找到樂於報導國外獨立音樂人、或特定音樂類型的媒體,可讓進軍海外的計劃事半功倍,接觸對的觀眾。但在韓流、C-pop崛起的同時,台灣音樂卻始終沒有再像30年前那般,於東南亞地區形成另一股風潮。「我們收到音樂人自我介紹的新聞資料袋時,會到他們的社交媒體帳號看看,有時候卻看到那些帳號的最後貼文是3年前。音樂場景不單只是音樂人,還要有音樂廠牌、製作人等,才能帶動整個產業蓬勃發展。
「在那之前,我對台灣音樂並不了解,可能只認識大象體操。」Photo Credit: City Roars Fest 城市巨響音樂節音樂節是各國樂迷交友的好地方,圖為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城市巨響音樂節」現場照片。
另外,比起上媒體宣傳或單純巡演,Satria建議音樂人,多用抖音作為宣傳平台。但30年後的今天,在印尼、泰國等地,民間不少人對台灣音樂的印象,卻還停留在F4《流星花園》主題曲。
因此,要打入印尼圈子,有個好看的Instagram帳號相當重要。根據多名講者的分享,東南亞各國民眾慣用的社媒平台也有所不同。